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长沙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考试试题(B)

长沙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考试试题(B)

时间:2023-05-18 23:00:13

  长沙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考试试题(B)

  (考试时间90分钟)

  编号: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起施行。

  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2、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3、,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4、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5、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6、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7、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 )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8、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 )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 B.100 C.150 D.200

  9、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 )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10、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

  A. 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D.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 ABCD )

  A 特别重大 B 重大

  C 较大 D 一般

  2、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 )等。

  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

  3、 ABCD )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

  A 突发事件的预防 B监测与预警

  C 应急处置与救援 D 事后恢复与重建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ABD )的生产、供给。

  A 应急救援物资 B 生活必需品

  C 消防车 D 应急处置装备

  5、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ABCD )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A 乡级人民政府 B 街道办事处

  C 居民委员会 D 村民委员会

  6、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 )、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 B.有水喝 C.有钱花 D.有住处

  7、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 )三个阶段。

  A.演练策划 B.演练准备 C.演练实施

  D.演练评估 E.演练总结

  8、国家建立( )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 B.综合协调 C.分类管理

  D.分级负责 E.属地管理

  9、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10、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 ABCD )标示,

  A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

  2、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但是不能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

  4、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 )

  5、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 )

  6、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流入我国进行。 ( )

  7、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 )

  8、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采取一般措施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宣布全省进入紧急状态的,。 ( ) 越级上报。 ( )

  9、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 )

  10、、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 (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如何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和救援救助工作?

  答:

  2、处理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答:

  3、传染病疫情发生后,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地方政府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答:

  五、论述题(12分)

  如何采取措施,有效防范煤炭行业、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