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京东宣布2016年4月1日起彻底关闭拍拍网

京东宣布2016年4月1日起彻底关闭拍拍网

时间:2023-05-10 14:56:27

  2015年11月10日下午,京东发布公告称,将在2015年12月31日停止拍拍网服务,并在三个月的过渡期后,于2016年4月1日起彻底关闭拍拍网。京东表示,关闭拍拍网是因为C2C模式中假货现象无法杜绝。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拍拍网被关闭,主要原因或许是自身已难以为继。

  拍拍网轨迹

  2005年 宣布上线

  2006年 正式运营

  2007年 跃居国内C2C电商第二位;份额遭淘宝挤压

  2014年 并入京东,京东重塑拍拍;重磅高管蒉莺春挂职总裁

  2015年 蒉莺春卸任;停止商家入驻;使命终结

  拍拍遭关纳入京东麾下一年多

  拍拍网原是腾讯旗下电商网站,2005年9月12日上线,2006年3月13日正式运营,主要集中在服饰、母婴、食品、消费电子等品类,并依靠腾讯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到2007年二季度,拍拍网用户数接近5000万,跃居中国C2C网站第二位。但一向以做社交见长的腾讯,在电商领域显然没有太大的发挥,拍拍网与排名第一的淘宝仍存在很大差距。

  2014年3月10日,京东与腾讯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京东将拍拍网纳入麾下。随后的5月22日,京东在美上市后,宣布将拍拍网设立为旗下独立子公司。2014年7月,整合后的拍拍网上线运营,并放言未来3到5年不以盈利为目的,专注流量分配体系的改造。

  然而,距离京东整合拍拍才一年多,京东就宣布关闭拍拍网。

  京东说法:

  11月10日,京东公告称,将在2015年12月31日停止提供C2C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并在三个月的过渡期后,于2016年4月1日起,彻底关闭C2C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原拍拍网团队将并入集团其他部门,转型并专注于移动社交电商等创新业务。

  公告显示,从即日起,拍拍网不再接受新卖家的入驻申请,依据拍拍网与卖家的平台服务协议,当前平台卖家的店铺服务期将截止于2015年12月31日,到期不再续约。在三个月过渡期内,卖家可以迁移及保障消费者的在途交易和售后服务。

  对于关闭拍拍网的原因,京东公告称,拍拍网在去年京东与腾讯战略合作之后,一年多来对假冒伪劣商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和创新的管理方式积极解决相关问题,然而C2C的模式下,由于个人卖家不被要求在工商登记备案,,售假者违法成本几近为零。“为了公平对待合法经营的商家、保护消费者权益”,因此,京东集团决定关闭C2C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C2C模式并非京东重点 拍拍网没有流量难以为继

  尽管京东在公告中称,关闭拍拍网,是因为假货现象无法杜绝。但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拍拍网被关闭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其自身发展难以为继。

  实际上,拍拍网在并入京东之前,发展状况就欠佳。有分析人士认为,腾讯擅长做社交,但并不擅长做电商。腾讯将所有电商部门全部并给京东,拍拍网只是附属品之一,战略地位不高。电商专家鲁振旺也认为,拍拍网并非京东的主营业务。他认为,拍拍网的发展方向不很明确,而京东的业务非常明确,就是要做B2C平台,“做得不好就关了,这是很合理的”。

  对于拍拍网发展欠佳的原因,互联网观察人士王斌认为,“腾讯所有的流量都导给京东了,没有流量支持,用户不主动访问,商家也没有精力在拍拍网上卖货,平台还能活吗?”

  鲁振旺也认为,拍拍网处于低迷状态乃至最终被关,主要是因为没有流量资源支持。现在腾讯QQ和微信的导流都倾向于京东,“核心资源没有留给拍拍”。

  拍拍之殇

  拍拍网曾是腾讯旗下的C2C电商平台,2006年3月正式运营。此时正值淘宝超越易趣,并且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越拉越大。腾讯希望依托于腾讯QQ超过5.9亿的庞大用户群抗衡淘宝。尽管在两年内就坐稳了C2C电商第二把交椅,却只能坐视淘宝的份额逐渐增加,难有突破。在此期间,拍拍网也经历过转型,但在今天看来,拍拍网显然没能撼动淘宝的绝对统治地位。

  在去年京东与腾讯达成电子商务的战略合作之后,拍拍网并入京东旗下。两月后,京东重启拍拍网,任命主要负责京东上市事宜的蒉莺春为拍拍网总裁,统领京东的C2C业务,对标淘宝。这是京东上市后的第一步战略动作。然而,尽管被重金打造,拍拍却不孚众望,上线拍拍小店、拍拍二手也未能让拍拍拥有叫板淘宝的能力。

  在腾讯时代,拍拍网便多次被曝出假货问题。京东接手后,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避免假货,如扮演买家抽检、第三方公司抽检、跟进举报投诉等,却仍难阻止假货进驻。在市场份额小、假货难根除的现实下,拍拍网只能退场。

  营销大戏

  拍拍网宣布停用的消息正值“双11”前夕,还是老对手阿里巴巴举行“双11”晚会的日子。在业内看来,拍拍网转型已久,京东此举多少有些“抢戏”的味道。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业内人士表示,“双11”已不仅是一场促销大战,更是一场企业之间明枪暗箭的营销大戏。

  一直将阿里巴巴视做“假想敌”的京东,在多个层面对标阿里。阿里巴巴合作苏宁,京东联姻腾讯,两者都同时找到合作伙伴;促销方面,京东实名举报阿里巴巴胁迫商家“二选一”,并表示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受理举报;在阿里巴巴宣布“双11”晚会后,京东也不甘示弱,联手央视打造“京喜夜”,并发出30亿元红包;甚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也已短兵相接……

  除了这对老对手,其他商家也不甘示弱。苏宁在京东大楼下用贴有“某东肯定贵,退了找苏宁”的汽车,排起了“一字长蛇阵”;自称“价格战祖宗”的国美在线抡起了“真低、真品、真快”三板斧;美团与大众点评也主动告知高管调整,更不用提其他中小型商家。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硝烟浓烈,却像是一场“大戏”,“双11”的气氛越火,商家获益就越大。拍拍网停用看似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C2C变轨

  尽管拍拍网自身存在问题是命运终结的重要原因,但该品牌也映射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现实。从年初国家工商总局与淘宝小二的隔空喊话,到最近法国奢侈品集团开云起诉阿里巴巴侵权售假风波,淘宝方面不断加大打假力度,发布打假报告、增加抽检、卖家相互监督自治等,但C2C平台的假货争议始终难解。据一位经常购买“原单”产品的消费者透露,淘宝网不久前关闭了销售某时尚大牌原单的数十家店铺。这让有的卖家无奈改行。

  记者了解到,上述品牌全面在天猫发力或许是原单店铺遭封杀的一大原因。从整体规划上看,阿里巴巴也在向更具品牌安全性的天猫倾斜,对淘宝卖家的政策不断收紧。

  北商研究院认为,电商品牌化、规范化是大势所趋,正牌商家入驻有助于净化零售市场,但也给C2C带来巨大冲击。产品低价是C2C模式的魅力所在,在假货难以根治的现状之下,C2C也开始走向变轨。差异化、个性化是C2C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前,淘宝就曾组建了庞大的代工厂团队,帮助这些“中国制造”树立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