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专家建议:大学生要调整就业心态和战略

专家建议:大学生要调整就业心态和战略

时间:2023-05-18 23:00:13

“要想找到好工作,就得考研”,这是记者采访报考2006年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今年,在我省报考的考生中,有27062人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占到了报考人数的58%左右。2003年、2004年、20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比例也分别占到了当年报考总数的50%左右。

  在采访中,大多数应届学生表示,现在本科生就业困难,如果有一个研究生文凭的话,就业会相对轻松一点。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张是今年的大四毕业生,在经历了多次找工作的失败后,他加入到了考研的队伍。东北林业大学大四学生赵亮是2006年应届毕业生,他以前没想过要考研,可找工作的经历,使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他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自己整天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但却发现现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名气大、待遇好的用人单位,差不多招的都是清一色的“研究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就连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也打出了“本科以上学历”的牌子。他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大学本科文凭不再像过去那样吃香了,本科毕业要找一个好工作真难。

  在今年我省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人中,非应届考生有19140人,人数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社会在职人员之所以考研,往往是出于对目前工作不满,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职业困境。考生张光良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从事业务工作已有两年的时间。但对这份工作,他始终不满意,认为这份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很想转行。虽然以前也找过一些其他的工作,可总没有让他称心满意的。思来想去,他决定考研。他认为选择一个自己喜爱并且有发展前途的专业继续深造,是使他摆脱目前工作困境的一条捷径。通过读研可以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今后的就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考研越来越热,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以及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一些学生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力报考。同时,也不要把考研当成就业的唯一出路,学生们应主动调整就业心态和战略,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求职成功和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