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增刚同志是全省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参加工作26年来,拼搏实干,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下面是YJBYS小编收集整理好的关于龙增刚同志的事迹材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龙增刚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2015年8月13日13时,入院治疗才十多天的龙增刚猝然离去,年仅47岁。
消息传开,万人悲恸。
殡仪馆里,哀乐低回、泪雨纷飞、挽幛如云。州领导来了、县领导来了、同事们来了、邻居们来了、乡亲们来了……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支书含泪写下挽联:“革命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从政廉洁于公于私光明磊落”。
英年早逝龙增刚,噩耗传来好悲伤;苍天无情招魂去,身后口碑著文章……连日来,办公室里、QQ群上,人们追忆着龙增刚生前的点点滴滴,用诗歌挽联寄托无尽的哀思。
瓮安县一位老领导感慨地说:“从没有看到一位干部的病逝,有过这样隆重感人的场面。”
为什么龙增刚会获得那么多人的爱戴?因为,他的心中装着群众,群众的心中也装着他。
扎根基层 千锤百炼成“金刚”
26年前,年方20岁的龙增刚经过公开招考,从家乡贵阳坐一整天班车到猴场后,又扛着行李连夜步行10公里赶到青池乡报到。从此,这个一类贫困乡多了个秀才。
村民蒋华富至今记忆犹新:“刚开始来的时候看他个子小年纪小,有些看不起,问他工作搞得下来不。他只是笑着说试试就晓得啦。”一来二去,两人交往日深,成了好朋友。蒋华富教育孩子的一些旧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在龙增刚的帮助下,蒋华富的第二个儿子考上了大学,又在部队当上了干部。念叨起龙增刚的好,蒋华富老人直掉眼泪。
猴场镇松坪场村蒋全华有一个孙女叫蒋思忆,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龙增刚每年都要到蒋老汉家中去看望小女孩,给她送钱、送衣服、送学习用品,十多年从未间断。小女孩幸福地说:“我有两个亲爷爷!”
龙增刚长期在基层工作,深知百姓疾苦,更关注乡村的发展。建中镇被称为“瓮安高原”,过去常年缺水,路也不畅通。龙增刚到建中镇任镇长后,就下决心治水修路。说起龙增刚治水,建中镇水库管理所所长王文祥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从格颈水库的抗洪抢险、病险库加固,到跑遍全镇45口水井……事例多得根本说不完。当时,一位水利局领导经常在工地上看到龙增刚,还开玩笑说一个镇党委书记整天就跟在水管所长屁股后面跑。
利用省公路局帮扶建中镇的契机,龙增刚又没日没夜的跑公路项目。扶贫队员也为龙增刚的精神所感动,临别手书对联相赠:“增产增收立党为公,刚柔并济执政为民。”两句开头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增刚”二字。水通路畅后,当地的茶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已有2万多亩,除去土地租金,还有务工收入,群众的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
“不求生命辉煌,但求无悔人生”。龙增刚22年在基层摸爬滚打,担任过组织干事、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等职,辗转于瓮安县的多个乡镇。当年群众口中的“小金刚”,如今已锤炼成名符其实的“百炼金刚”,龙增刚用自己的真诚与付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拥戴。
人生如竹 俯首甘为孺子牛
龙增刚喜欢竹子的挺拔向上、高风亮节。他在办公桌对面挂上“人生如竹”的横幅激励自己、警醒自己。
2012年7月,龙增刚调任瓮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县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县委基层组织局长。此后,他力主的一系列工作如竹笋般节节向上。
他从村支“两委”班子换届着手,实施“领头雁工程”,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并提请县委研究同意,对村干部进行职业化管理,先后两次对村干部报酬进行了提标,在原基础上每月增加工资800元,实行了工龄工资补助政策,并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他借行政区划调整契机,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4个,其中“村社一体化”模式11个,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他采取村企联建、强弱带建等方式,先后探索建立了非公党建工作服务站、社区党(工)委等一批基层党组织,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促进发展的功能。
龙增刚在观溏村慰问困难党员。
在他负责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三年里,瓮安县党建工作连续两年获“全州第一”,机关党建工作先后得到了贵州省直机关工委、。2013年,;2014年,创新开展的“1+3”机关党建服务模式,被评为全国建设服务型机关最佳案例和全省机关党建创新成果二等奖。
今年2月,龙增刚升任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分管干部工作。有的人认为,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应该很风光,更不会差钱,但走进龙增刚家里,除了一台旧彩电,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
龙增刚的妻子赵益芬当初放弃贵阳牛奶厂国企工作,来到乡下陪伴他,做过代课教师,卖过米粉、牛奶,直到今天也只是一家物业公司的临聘人员。龙增刚曾经在乡镇任党政办主任分管食堂,但也不愿让妻子到食堂干活,就怕别人背后戳脊梁骨,说自己公权私用开“夫妻店”。
龙增刚的弟弟龙解国没有固定职业,家庭比较困难。妻子也曾想让他帮弟弟谋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可龙增刚对她说:“弟弟找不到事做,我也晓得,但如果要动用我手中的这点权力来帮他,那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妻子只好把弟弟叫来跟着他们一起住,在县城摆个临时摊点烤蛋饼养家糊口。
一次,一位在偏远山区工作的干部想进城,借口向龙增刚汇报工作,提着礼物到他家拜访。“礼物请你提回去!”龙增刚严词拒绝:“只要你确实优秀,现在进县城可以参加遴选,机会很多的。”这位干部不甘心,临走时将礼物留下,龙增刚硬是让妻子当场给还了回去。
人生如竹,龙增刚的一生,始终用竹子的品格对照自己、要求自己。
蜡炬成灰 燃尽生命情未了
龙增刚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却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今年初,他患上了肾病,可半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治疗一边上班,从未在同事面前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说过一声痛。7月26日,他高烧至40度,医生坚持叫他住院治疗,他仍然放不下工作,上午输液,下午上班。直到7月29日下午列席县委常委会时实在扛不住了,他才正式住进县中医院。
7月31日,病床上的龙增刚让妻子把枕头叠起,右手食指费力地一笔一划在手机上写着:“屈部长,你好!现将承办全州会议筹备情况做汇报:1、会议方案已报县委同意;2、县委主题发言材料昨天已经李主任修改完善;银盏的材料需作进一步提炼修改……”很久,龙增刚才把5项内容写完发出去,长舒了一口气。弯着身子拿着手机的妻子等信息发完,迅速收起手机,平叠枕头,扶着龙增刚缓缓躺下。管床医生叹着气提醒:“治病要紧,工作先放一放吧!”
瓮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屈芳眼含热泪打开龙增刚发给她的短信,逐字逐句读给笔者听时,几度哽咽。
龙增刚主持党员志愿者活动启动会。
随着病情加重,龙增刚先后转院至州人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院。8月13日,终因呼吸衰竭、肾衰竭不幸离世。
龙增刚走了,走得这样突然,带着未完成的工作、未竟的心愿、未了的承诺……
办公桌上还有一份文件在等着他的签批;
“还有一个偏远村民组我还未走访,过几天我就去,8月份要完成所有偏远村民组的走访工作。”入院前他还惦记着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有时间一起去上海看望打工的妹妹,顺便看看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个对家人的承诺也还没有兑现。
龙增刚走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瓮安县的山山水水,却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翻开龙增刚一本已经泛黄的报刊文摘,映入眼帘的几行诗句再次撞击着人们的心扉:
纵然,有一天我倒下了,
然而,您必将看到,
春天花园里多了一株小苗,
前进道路上多了一块路标。(罗红 田述权 李永群)
龙增刚带领瓮安县部机关干部职工在惠水县产业园区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