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家在华经营的跨国企业,对物流外包成熟的认识和乐于外包的心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有诱惑力的市场。然而更复杂周密的筛选程序、更严格的品质要求,都对想从中分一杯羹的中国物流企业形成巨大的考验。除了拥有便宜的价格、本地化的网络,中国企业想要成为跨国企业的物流伙伴,还要准备什么?
一半是机会,一半是考验。
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物流需求。据有关统计,目前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25万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家在中国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
由于跨国企业着眼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对全球客户反应灵敏,力求做到全球供应链总成本的最低。因此,他们无论在物流总量,还是服务模式、效率和效益方面都对中国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谁能最先摸清跨国企业的需求脉络,并据此练就一身内功外力的武功,就获得了与巨人同台共舞的机会,进而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跨国企业要什么?
中国的物流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总体来讲,在中国,物流费用占零售商品价值的10%,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只有3%,这样高的物流费用足以驱动各方通过外包物流实现规模效益和专业服务。
在整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跨国企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们当中的众多企业将中国作为他们在亚洲甚至全球的制造中心,这改变着整个物流市场的需求情况。在华跨国企业的物流外包比例远远高于国内的企业,而他们无论是在整体物流运营还是在物流外包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进/出货流的比例高于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在进货流上,这主要是由其国际化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所决定的。
*对整体物流成本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跨国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不仅仅停留在直接运输和仓储成本上,他们更多地关注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