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辽考425申论68分

辽考425申论68分

时间:2023-05-10 14:56:27

感谢大家的支持!没想到有这么多同学给我留言,我非常感动,我会一直写下去的,希望能和大家共同进步。在这里说说我的目标吧,我的目标是辽宁省考申论75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会坚定的走下去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所有感悟,经历,我都会在这里记录下来。

15、16两天,我看了10小时申论,发现自己对于申论越来越喜欢了。我想只要用心去体会,那么就一定会有成果。学习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唯有坚持,才能取得成绩。有很多朋友和我说精力总分散,平时事情太多,我想学习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动力的,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信念!想想父母,想想未来,心中就越发开朗了。感谢我的女朋友丫儿,她给了我不竭的力量与坚定的信念。我骨子里有不服输的精神,从来不膜拜别人,因为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用心去做,也能做到。

猴哥送给我一句话,“博览众长,自成一家”,在此以这句话和各位共勉!明天将对本文的原因进行修改,并对对策提出写作模式,一群人讨论申论讨论到凌晨1点半,很让我感动。一行兄给了我很多指点,在这里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申论大题目,推进水价改革,构建节约社会

开头,以我国水资源现状、用水浪费引入。

论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步骤、有计划开展水价改革。

结构

开展水价改革的原因

1、国家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我国水资源在地域、季节上存在不平衡,水价长期处于成本价以下。

2、开展水价改革可以吸引资金,有利于开发水资源,保证水供给。

3、用水存在浪费、过度,水的价格弹性高,提高水价可有效减少用水量。

过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水价改革。

1、国家立法部门制定法律法规,保证水价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有法可依。

2、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供水事业,提高水资源的供给,保障供应。

3、实行阶梯水价,倡导节约用水。

4、对于水价上涨带来影响,财政部门要对中低收入人群给予补贴,减少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看了猴哥的文章,觉无论得前面小题还是后面的大作文,都有很多可以改进之处。欣喜安慰的同时也对申论如何冲击高分感到了一丝疑惑,(注:辽宁425申论最高分79分),这个过程也是猴哥曾经经历的,在此与大家探讨,怎样实现申论从65到75的突破。请畅所欲言

今天加上去的分析:

相信很多同志和我一样,答题都是一个套路下来的,缺点也大致雷同。

概括题,还仅仅停留在罗列要点的水平上,个别题目甚至连关键词都找不全,阅读水平不高,抓不住重点。概括题要点重复、缺少逻辑性,层次不分明。更谈不上结构美、语言美。

分析题、讨论题,文章中大量出现文章原话,缺少对于根本原因的深入分析,不懂、也不会运用深入分析的方法,导致写出的东西问题不像问题,对策不像对策。见解肤浅,生搬照抄。

对策题,自觉不自觉的会受到八股、万能影响,只要能在材料中找到支持点的就往文章里套,没有独立的思考分析过程。对于可操作性这样的关键点显现不出来,实施无主体,对策写成喊口号,具体实施一笔带过,背景意义一大堆!回首自己的答卷,这不是对策!

大作文,我敢说90%以上的文章都写得中规中矩,以“XXXXXXX”或者“XXXXXX????XXXXXX”作为题目,开头统统是“近年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和危害是……然后提出一个中规中矩的论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多措并举,……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生态文明/打造服务型政府”,第二段分析原因,然后把对策题润色下工整抄上去,最后做个总结,结尾再扣个大帽子。

看了这些问题后,我发现,自己申论答的68分,实属侥幸!已经给我多了。

6 10 今天我们来分析大作文的题目

国考:

2004年“关于我市交通拥堵的报告”

2005年“评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两种思路”

2006年“自拟标题”

2007年“命脉”

2008年“人与自然”

2009年“自拟标题”

2010年“海洋的健康”

浙江

2010“后天的拷问”

我认为,命题作文为我们的作文题目指明了一个方向,请思考!

何为创新?我以为关系到自己前途的考试,不应该这个时候发挥个性,展示文采。那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高分上榜,一种是一败涂地。申论与诗歌一样,一定是“带着镣铐跳舞”,基本的结构绝对不能放弃!但题目一定要好好设计,能够吸引阅卷者眼球,让他多读下自己的文章。

关于练字

我用的是司马彦的字帖,从笔画描红开始练的,每天写一页,800字左右,现在大约40分钟能写完了,申论的答题并不是书法比赛,但字体一定要清晰,符合公文的书写要求。我现在练的是“公务员常用字书写5000字”所有的字都能练到。

另外,写作的笔也很重要,我先后用过钢笔、书法笔、签字笔,各种笔和粗细比较后,我的经验是用0.38的签字笔。笔粗了显得乱,笔太细扫描后容易不清晰,0.38既能实现不乱,又能实现清晰。

关于写字的速度

字写得再好,慢了也不行,所以平时要加强写字速度的练习,我是抄《半月谈》,这样即能练字,又能练习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严密的论证过程。

关于概括题

1、阅读能力的培养,坚持看报读文章、看新闻。平时在阅读文章时就养成划关键词、归纳大意的好习惯。哪些应该详读、哪些应该略读,做好把握。提高阅读速度,不要默念!在做完题目之后,和答案进行对比,查找自己遗漏了哪些关键词。

2、概括的语言与大作文语言不同,每个字都需要有意义。不写空话、套话。语言一定要简洁清楚,字体要求工整,这点最为重要。

3、一定要有层次性、逻辑性。层次上,要从大到小,先谈国家政府,后说企业公民;先分析主要原因,再分析次要原因。

4、概括题绝对不是关键词的简单堆砌,只写关键部分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只有分门别类,有层次、逻辑分明,才能拿到更多的分数。

5、小标题的使用。小标题会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也会对阅读者给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批卷的人不会给你很仔细的找的,所以关键的点、语句一定要一目了然。

6、文字的工整对仗。这相当于翻译过程中“信”“达”“雅”中的“雅”了,短时间内很难做到,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考试时的发挥。这一点不做硬性要求。

对策怎么写才能具体可行

我比较同意“答案都在材料中”这个观点,平时在阅读《半月谈》、《求实》,新华时评等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的是语言的标准表述以及论证方式。对于对策做到了解即可,切不可每个话题都背相应的对策,那样一定会对大体有影响。材料中对于对应问题,都会体现出解决的基本思路。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思路分门别类,找出可行、合理的,剔除不合理的。并对对策进行润色、加工、升华,这样写出的才是具体、可实施性强,紧扣题目的对策。

我对“万能八条”的理解

事物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万能八条”之所以经久不衰肯定有其合理之处,这点谁也不能否认。但如果脱离材料、生搬硬套,那么就很容易看出来是提前准备的,并且与题目的关联性不大。我认为“万能八条”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思路,怎样组织对策结构、语言的思路。看“万能八条”不是要看他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看他如何具体表述对策,为我们服务。

专门发帖讨论过可行性和具体性这两个问题,现将猴哥观点转引如下:

“某部门。

对象(针对某问题或者针对行政相对方)

措施(即手段),

以达到什么效果

如果能有以上四要素也就比较具体了。

可行性要考虑以下几点:

物资保障

人员素质

现行法规

行政成本

阻力大小”

某部门、对象、措施、效果,这是对策的四要素,都考虑到了,那么对策就可以做到具体。

在思考对策的过程中,针对对可行性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要逐一考虑。如果在写对策时能够简单说明怎样克服最大的难点,那么就会更加具有可行性。

关于“相关部门”

“中国的机关部门太多,要想搞懂每个部门的职责真的不容易,用相关部门这种笼统的说法比较稳妥,但是如果你真的清楚是哪个部门的职责,写清具体部门就更显出你的水平了”

我看到了觉得很对,平时如果加强对于政府机关的运作和各个机构做到了解,就能够准确写出对应的部门,这样更加显出功力。请思考!

经过对真题再一次的阅读与思考,几个人一起对原因分析的部分进行了重新梳理:

1 现行水价偏低,造成水的超消费和浪费;

2 我国水资源地域季节分布不均,现行水资源价格体制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 政府对水价的进行大量投入,居民却没有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实际投入,政府对补贴也存在资金缺口;

4 目前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水价存在公益性与营利性的矛盾,急需解决。

一行对于大作文结构的理解

引,引出问题。

申,申明观点。

议,分析原因。

策,举出对策。

合,收尾升华。

对于对策的修整,以实施阶梯水价为例子:

实施阶梯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动宾结构开头,显得有公文味道、整齐)在部分城市试点增阶梯式水价,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实行阶梯水价定价前举行听证会,,从工业用水到生活用水渐次推进阶梯水价改革,让水价改革循序渐进,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