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应届生平均月薪2443元 何时才能不“啃老”

应届生平均月薪2443元 何时才能不“啃老”

时间:2023-05-18 23:00:13

  据最新调查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三成应届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在针对2014年应届生生活情况调查中,应届生的整体月均花销为1138元,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平均每月的开销是1229元,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生月均花费为1122元,差距并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目前仍然住在学校,只有少数已入职且工作地点较远的学生可能自己租房,所以多数人没有住宿的压力,开销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

  调查显示,应届生的每月平均储蓄为325元,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人群月均储蓄为539元,比

  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群多249元。但在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当中,近四成的人没有储蓄,过着典型的“月光”生活。同时,65.9%的人毕业以后不会再得到父母的资助,这些人依靠自己的收入实现了经济独立,不做“啃老族”。其余三成多仍需“啃老”,甚至有5.9%的人每月还会得到父母1000元以上的经济资助,这群人中有84%的人没有找到工作,但是他们的月均开销却达到1553元,比2014年应届生的平均水平高出36%。

  六成简历被浏览时间少于1分钟

  调查显示,面对海量简历,HR放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相对过去有所减少,有9.3%的企业HR平均10秒浏览一份简历,而几乎60%的企业在一份简历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

  其中,待遇相对最好的三资企业,在1分钟内浏览简历的比例也最高达到68.6%,其次为国有企业。而社会团体因为招人相对艰难,因此浏览简历的时间也相对较长,最为认真。同时,随着给出薪酬的提升,浏览简历的时间也就会变得愈长。但当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后,浏览简历的时间又开始下降,分析认为,薪酬高,会让该职位变得热门,因而求职者众多,企业看简历的耐心又开始下降。

  应届生就业难起薪低何时终结

  今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间只有几个月,月光还是啃老云云,言之尚早。不过2443元的平均起薪让人联想到前不久某网站发布的另一份《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截至5月,仍有38.9%的在校大学生尚未签约,去年的“最难”就业季在 2014年变成了“更难”就业季,但是与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7%的在校大学生薪酬预期高达4000-5999元,远高于去年75%的大学生2000-3999元的预期区间。对6000元月薪的指望和2000多元月薪的现实,就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言,并不意外。

  200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556万人,毕业生100万多一点;今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近2500万人,毕业生727万人。因着10多年扩招,今天的大学生和本世纪初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从前的高等教育属于毋庸置疑的精英教育,而今天的高等教育,从人数看已经是一种普及教育,而相当大比例的现实情况是,精英教育模式下的低水平教育。换句话说,在最初教育产业化和高校扩招背景下,涌现出的大量新高校,教育模式是拼凑的精英教育模式,但无力提供相应水平的教育。而原有的高等院校,因着大量扩招,而师资数量的增长又严重滞后,再加上其他因素,其教育水平也大大稀释了。同时,因着高等教育不顾国家发展对大量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依旧延续学术型人才的教育方式,使得高等教育在教育水平上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在教育模式上又与社会需求脱节,由此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换句话说,大量高校毕业生,在类型和水平上都不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人才市场成为完全的买方市场,高校毕业生不论在工作选择还是薪酬待遇上都完全没有议价资格和博弈能力。薪酬的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顺便说一句,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录用门槛,这也就是广受诟病的所谓能用本科生的用硕士生,能用硕士生的用博士生。其实一味抱怨用人单位既不厚道也不客观,用人单位的难言之隐是,经常感受到如今毕业的研究生都远远无法和当年的本科生水平相比,提高录用门槛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且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满足用人需要。

  好消息是从今年开始,,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逐渐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希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酬低的问题可以渐渐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