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上海自贸区今起试点平行进口车

上海自贸区今起试点平行进口车

时间:2023-05-18 23:00:13

  上海自贸区今起试点平行进口车 管委会已受理10多家企业试点申请

  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交易中心定于2月9日起正式试营业。这意味着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汽车平行进口,将在上海自贸区率先正规化。

  而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通知显示,符合“从事汽车销售业务5年以上,最近三年经营业绩连续盈利,上一财年汽车销售额超过4亿人民币,在自贸区内注册具有汽车经销资质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作为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等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业务。据了解,目前自贸区管委会已共计受理10多家企业的试点申请。

  现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外国汽车公司必须通过国内4S店销售,4S店只能从整车企业采购,维修时必须使用原厂配件。这种4S店为主导的汽车销售格局正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堵住了其他流通商从事汽车进口和汽车销售的途径;另一方面,4S店对汽车生产商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症”,后者全面控制了由4S店承担高额成本建立的经销网络。这其中最广为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进口汽车售价远高于国外市场售价。

  而平行进口则绕过了总经销商、大区经销商、4S店等环节,贸易商可以直接从原产地或海外市场购买汽车,并进口到中国市场销售,其同款车型的售价比4S店便宜10%至25%。除了价格优势外,海外新车上市后,有时会因为一些汽车厂商战略规划、国内认证等原因未在中国上市。但平行进口车在这方面就有着天然的优势,经销商自由在海外采购后,再运至国内销售,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新车等待时间。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进入中国的平行进口车约为8.3万辆,占国内进口车总量的8%。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被俗称为“水货车”的平行进口车往往面临经销商不主动提供售后服务和保险等问题。而上海自贸区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对于平行进口车商设定的标准基本等同于进口车商。

  然而在一些车商看来,这些条款推高了经销商的经营风险,也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也正因如此,很多经销商集团目前对于申请平行进口车试点普遍存在着观望心理。

  国内油价今日将迎新年首个涨价窗口

  始于去年7月的国内成品油价格“狂泻”之旅将止于“十三连跌”。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处获悉,近日国际原油价格的“绝地逆袭”,使得目前原油变化率所对应涨幅远超出调价红线,今日(2月9日)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如期开启,迎来8个月以来的首次上涨,幅度预计在每吨305元左右,折合90#汽油每升0.22元,93#汽油每升0.23元,0#柴油每升0.26元。

  受此利好提振,国内油市“买涨”风气弥漫,炼厂借机多次调涨价格,有部分地区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营炼厂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2月份的销售任务,个别炼厂甚至出现无货限制销售。

  1月底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走高,连续三日大涨。之后2月4日虽曾下跌近9%,但随后再次暴涨,截至2月6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21美元,收于每桶51.69美元,涨幅为2.4%。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23美元,收于每桶57.8美元,涨幅为2.17%。

  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也随之正向扩张。据金银岛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第八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布伦特、迪拜、阿曼、ESPO)变化率为7.99%。而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为7.84%,相对应成品油限价上调幅度为每吨305元。

  “周一国内成品油限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芸表示,成品油价格上调,势必会增加物流运输企业及私家车主的油耗成本。

  而被压制长达半年之久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则找到了释放的机会。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薛群告诉记者,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两大主营以及地方炼厂疯狂推涨,山东地方炼厂在一天内出现四次、五次甚至是七次调价,个别企业甚至创下单日涨幅每吨900元的纪录。

  据金银岛监测数据统计,过去短短五日内山东地方炼厂的汽油价格每吨上涨1000元左右,柴油价格每吨上涨500元左右。油市“买涨”风气弥漫,中间商囤货意识渐强,而下游用户纷纷入市采购,市场交投气氛十分活跃。上周已有部分地区主营仅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了2月份的销售任务,山东地炼库存也降至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