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即将走入社会。找一份好工作对毕业生来说是当务之急,但档案、户口等方面的处理也不可忽视。记者近日了解到,往届部分毕业生由于不了解相关情况,忽视了档案的处理,给日后的工作造成不少麻烦。
案例一
没办人事代理,工作关系调动成难题
小陈目前在惠州市某事业单位工作。他2007年毕业后就进入了这家单位,按正常程序一年后可进入这家单位的事业编制。近日,单位准备把小陈纳入编制时却发现,小陈只在人才市场办了户口和档案托管,没有办理人事代理,已工作的一年就不能算入工龄,只能按毕业分配办理调动。小陈想按毕业分配办理调动时,在市人事局又遇上麻烦。工作人员表示,他既不是应届毕业生,也不是广东生源,根据相关政策,现不能按毕业分配办理户口和档案调动。小陈如今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案例二
以为档案会“自动”转到单位,错过转档时间
陈淑是2006届毕业生。毕业后不久,她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由于陈淑是惠州本地人,毕业时不需要迁户口,她也没在意人事档案的去向。2006年9月,她收到学校用挂号信寄来的报到证,但单位一直没有表示需办理报到或转档手续。“我以为档案会自动转到现在的单位。”陈淑说。直到陈淑所在单位新来的几位同事在办理转档手续时,她才明白档案不会“自动”转到单位,是要自己去办,而此时她的报到证已过期,档案也“下落不明”了。
分析
学校只为毕业生代保管档案1至2年
记者采访了富海人才市场协理陈胤君。陈胤君表示,由于现在不少企业不迁移户口和管理档案,不少大学毕业生对档案处理的意识很薄弱,一些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留在学校,甚至部分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也置档案于不顾。
陈胤君说,按有关规定,学校最大权限代为保管12年,然后只能根据学生原户口所在地将其档案寄往当地人才市场,如在两年内,无人对此问津,这些档案将被转到该市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流动管理处托管。时间一长,无人过问的档案就形成所谓的“黑档案”。
“毕业生最好及时到人事部门或人才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关系。”陈胤君建议。据了解,人事代理对毕业生而言,保证了毕业生不论在何种类型单位(包括私营、三资或民营企业)工作,其合法权益、应有的社会、,例如保留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工龄连续计算,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职称评定、出国政审、党团管理、代办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陈胤君表示,如果应届毕业生没有及时办理人事代理关系会致使自己的工龄、档案、保险等受到影响。尤其对考上公务员或进入事业编制的毕业生影响更大。
人事档案办理3点建议
1、在求职时,先问清楚单位如何接收人事档案,如果不接收档案的,应将档案转到何处。
2、进入新单位时,要催促单位办理用工手续和签订劳动合同,并及时将招工录用材料和劳动合同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3、在离职时,记得将离职证明(解除合同证明)等归档,并将人事档案转到新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