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热潮之中,。在阿里和腾讯借助支付创新酣战O2O之时,。面对央行暂停条码(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 用卡,以及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等一系列消息,有关机构“提心吊胆”。而从《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相关公司都在与央行紧密沟通之中。
“在支付上的创新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检验的,信 用卡发展这么多年依然存在各种风险。”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CEO申政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业务在大规模推广前,央行有责任提出安全风险方面的要求。
一位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二维码的风险或许在于商户利用虚假二维码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讯联金融支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寇向涛指出,上述业务未向央行报备,没有提供风险准备方案及资金安全说明,也没有应急措施。即使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也不能在没有做出充分论证、评价的情况下允许这样想当然的“创新”。
关于被暂停的网络信 用卡,寇向涛指出,其一是因虚拟信 用卡违反了银监会2011年2号《商业银行信 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其二是该业务突破了条例中的三亲原则(亲见亲核亲签),也跨越了四十三条“不得全程自动发卡”和七十一条“核心业务不得外包”。
银联资深业务专家王建明表示,线下收单业务应严格遵守《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但是通过线下条码的支付方式,将线下业务变造为线上交易,,,违反了异地收单的管理要求。
市场人士指出,二维码支付包括阿里、腾讯推行O2O实现线下闭环的重要支点,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等于是暂时砍掉O2O关键一环。一位电商行业人士认为,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后,手机淘宝的淘宝扫码付款功能就暂时无法实现,其O2O闭环就无法实现。对腾讯而言亦是如此,一位旅游 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一些旅游业相关企业近期都在积极与腾讯方面对接开放支付业务,微信团队方面目前也正与几家知名的旅游企业、大型景区以及高星级度假酒店合作测试相关业务,而央行文件的出台也将对此造成影响。
此外,央行此前向多家机构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目前该份草案的征求意见已经截止。记者了解到,根据这份2012年的征求意见草案内容,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据说的确有一稿是这样的,正在博弈中吧。如果该方案出台,支付功能受限制,余额宝等产品也自然会受到限制。”一位阿里相关人士坦言。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指出,互联网金融创新应该始终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其规范化的层级和效力,形成多元共存、共同互补的新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