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难”背景下,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竟然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这个奇怪的现象经网友举报后,当地纪委介入调查。昨天,记者从三门峡市纪委获悉,该教体局局长刘彦民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7月22日中国新闻网)
虽然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劳动者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可事实上却总有部分人钻空子、搞特殊。他们仗着作为官员子女的裙带关系,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光拿钱不干活,着实是将“吃空饷”劣行演绎到极致。而近日爆出的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局长让大一女儿“吃空饷”丑闻或许对公众而言,也不过屡见不鲜的一个腐败片段。但处理该问题官员却只采取了警告手段,也显然不能扫除积弊。而且官二代大一学生不上班反占编,显然也会对其他青年产生不良影响。试问,在校生占编“吃空饷”让毕业生咋就业?
古人有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吃空饷”现象能变成久治不愈顽疾也显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与时间。其实,、在管。但是缘何还是有官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行我素,顶风作案。倘非查出端倪之后,往往会采取“罚酒三杯“之策,以责令退还工资,依规加以清退草草结案,而让隐于背后的违法违纪干部毫发无损,这股歪风又怎会无法刹停?由此,不难发现,“吃空饷”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追责惩处“心慈手软”。
正所谓“治乱当用重典”,仅进行小小警告,轻轻处分又怎能震住某些胆大包天,以权谋私者?可见,若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不能留情、手软,应具备猛药去疴、掷地有声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譬如,针对“吃空饷”劣行只处罚被查到的“滥竽充数”者明显不够,为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还须拔出萝卜带出泥,揪出作为幕后操盘手的“苍蝇、老虎”,一举摧毁那黑色顽固的腐败利益链条。
总而言之,若想刹停“吃空饷”歪风还需坚持虎拳治理、重磅出击。让“吃空饷”者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吃了喝了国家的全都连本带利吐出来,自是理所当然。、违法违纪、顶风作案之责。另外,还应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无考不入”的用人制度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底,不给任何想钻空子者留有缝隙。相信,若能做强惩治之手,那荼毒政风、民心的“吃空饷”闹剧也终将会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