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早上按时上班,晚上准时回家。”之前一直在外务工的陶小丽通过层层筛选,顺利的走上了公益性岗位,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成为合水县文化路社区的一名社保协管员,平时主要负责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社保宣传、发动居民参保、资料管理等工作。
近年来,伴随着返乡农民工、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群体的不断涌现,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就业政策亟待配套等种种难题。面对统筹城乡就业创业挑战,合水县以壮士冬泳的勇气,以破冰前行的豪情,以利民惠民的宗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全力改善民生,就业创业工作形势趋好。
“三个抓好”推动就业进程
[人物点击]“创业有项目没资金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幸运的是现在有小额担保贷款的好政策,终于可以圆创业梦了。”合水县印刷厂下岗职工刘艳女士从县信用联社领到了5万元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时高兴地说。近年来,刘艳一直在外给别人打工,她利用5万元的贷款和筹措来5万元,在县城开办起了太白土特产专卖门市,尝到了当老板的滋味。
[保障措施]合水县紧紧围绕“三个抓好” 推动全县就业进程。一是抓好社区开发岗位、灵活就业自创岗位和重大项目建设吸纳,全面促进全县就业进程。公益性岗位累计再就业654人,全县1640名4050人员、150个零就业家庭实现稳定就业。二是抓好小额担保贷款、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失业预警调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免费就业服务等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扶持就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亿元,扶持7000多人成功创业就业。三是抓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求职者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
“网络化”体系转移就业
[人物点击]“现在外面的公司很多,有时候连真假都难以辨别,,但是我很幸运,在县劳务办的指导下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厂子很正规,待遇也很好。”合水县何家畔乡的小伙子薛保平经县劳务办组织输转到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篁城竹叶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在工作中积极肯干,勤于钻研,从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一直干到了现在设备主管的位子。
[保障措施]合水县在全县12个乡镇、80个行政村、5个社区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劳务输转网络和体系。与多个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关系网络,开拓“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等沿海劳务输出基地和以西安、兰州、银川等为主的周边劳务基地156处。指导成立了“合水县劳务输出法律服务中心”,专门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争议处理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近三年,实现劳务输转14.22万人,劳务收入14.06亿元。
“订单式”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人物点击] 在北京市崇文区保安公司工作多年的柳万岗感慨的说:“我所取得的这点儿成绩离不开在家乡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柳万岗是合水县蒿咀铺乡蒿咀铺村人,历任崇文区保安公司班长、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工作期间,荣获“执勤能手、十佳保安员、优秀管理干部”等荣誉称号。回忆起往事,他仍然记得在家乡接受过的就业技能培训。
[保障措施]合水县按照构建“县上有窗口、乡镇有站所、村组有专人”的培训体系原则,协调成立了全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培训基地15处,实训基地4处,乡镇巡回培训点12个,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培训工作机制。建立了21个专业68人组成的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库,根据专业需要和内容安排人员对各类就业人员进行“订单式”和“个性化”的就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合水瓦工、保安、计算机、电焊、香包刺绣等特色优势工种和劳务品牌。年均培训达3500人(次)。全面提升了各类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五大工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人物点击] 合水县太莪乡太莪村的段勇谋在外打工期间,学会蛋鸡养殖技术,掌握了养殖和管理经验,在家乡的创业帮扶和返乡创业政策的支持下,他返乡回乡办起了养鸡厂。截至目前,段勇谋的鸡场已拥有自动化养殖厂房22间,人工喂养鸡舍5间,年存栏蛋鸡近万只,库房6间,带动就业25人,成为了当地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场, 2013年被评为“庆阳市就业创业工作优秀个人”。
[保障措施]合水县大力实施十户创业明星企业创建、百名创业能手培训、百名创业明星宣传、创业帮扶、返乡创业“五大”工程,创建了合水县创业网,推介创业项目150个。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立了创业服务窗口,推行“小额贷款与创业培训”联动的扶持创业工作机制,实行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指导“一条龙”服务。积极策划在全县创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8处,目前已入驻企业及个体户771户,带动就业5800人余人。全县返乡务工人员开办的各类经济实体已达1650余家,投资总额达2.5亿元。
“九个一批”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人物点击]“我毕业后一直等着参加考试,毕业一年多了浪费了不少时间,县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说有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就业的政策,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在他们的指导下我顺利在庆阳市天门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2011年6月大学毕业的常丽讲述了自己的就业历程。
[保障措施]合水县结合全县就业形式和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创新式提出了依靠省市招考计划考录一批,扩大基层服务项目规模选派一批,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一批,引导扶持创业带动一批,鼓励应征入伍选送一批,挖掘机关事业单位空编招聘一批,组织人才交流合作输送一批,建立见习培训基地接收一批,开展职业培训储备一批的“九个一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有效破解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题。每年的高学历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85%以上。(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人社局 庞壹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