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充电 > 名人演讲稿刘世锦:中国汽车业面临高速增长后调剂期

名人演讲稿刘世锦:中国汽车业面临高速增长后调剂期

时间:2023-05-10 14:56:27


  在刚刚欢度了春节,迎来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我们共聚一堂来参加2011年中国汽车消费论坛,共同研讨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消费的题目,我想这是非常故意义的。
随着产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快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注视的发展成绩。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了1800万辆。自2000年以来保持了25%的年均增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
2003年的时候,我们开过一次研讨会。当时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做出了这么一个判定,即到2015年的时候,也就是五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产销量会到达1500万辆,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会场上甚么反映呢?一片哗然,大家感觉到这个不大现实。现在看来我们的估计还是对的,所以中国确切在创造奇迹。在全球发展进程中,我们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而且以后会更加重要。
我们也需要讨论另外一个题目,汽车产业在往年产量到达1800万辆,我想,假如说在三年之前,就算我们是非常胆大的猜测者,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抱有相当乐观估计的这些人也很难估计得出来。2011、2012年我们还能不能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所以我们可能面临着一个题目,它可能会有一个回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远景和潜力还是相当大。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测算,现在美国每千人汽车具有量是800辆,日本和欧洲大体上是600辆。我们中国走的是一条可延续发展的、低消耗的、低碳的道路,每千人400辆。中国汽车产业的峰值很可能到达6000万辆。假如考虑到中国将来多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汽车生产基地,总的产销量范围可能还有一定的提升。这样的发展远景,我们也留意到中国汽车产业从2002年开始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进进到大范围的生产、消费和进进家庭这样一个阶段以后,它的生产速度是波动的。2003、2004年是爆发式的增长,2005年则开始回落。在2005年时,有一个汽车产业的冬天已来了,我们如何度过这样一个题目。所以,2009年到2010年这类爆发式的增长,我们感觉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实在在高速增长时间是具有波动性的。这类波动的缘由是甚么?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但是我们大概的估计,在最近两年经济又一轮爆炸式增长以后会有调剂的。随着我们资源的枯竭、城市的发展和比较快的拓展,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也确切面 { http://www.fWjia.COm本,资.料/来.源,于/范文.之.家 ) 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
这个行业发展这么快,它肯定是要有题目的。现在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题目,进行各种各样的抱怨。实在你是由于发展了才会出现题目,你不发展也就不会碰到题目。就这个行业出现的题目大家在这里讨论、争辩,乃至吵架,从某种角度说是一个好事。是由于它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才希看通过解决题目使它能够更加好、更加健康、更有可延续性的继续发展。我想汽车行业目前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
就下一步的发展,我想提出六个题目进行讨论、思考:
第一,大家要保护好增长的节奏。从长时间来讲,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的峰值还没有到达,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我们产能的扩大速度这两年是非常快的。这里面有一个长时间增长和短时间增长匹配的题目。即使这个行业的远景非常的美好,明天早上的太阳是灿烂辉煌的。但是今天晚上你过不往,明天就不属于你。所以我们让自己进行短时间的扩大,而汽车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我想更需要在保持乐观预期的时候,对最近一两年进行调剂,把增长节奏、相互之间的关系、短时间和长时间的关系能够处理好。
第二,在保证有效竞争的条件下,加快推动产业重组。但是假如这个行业增长速度放慢了,增长的空间相对收缩了,重组就会发生。在竞争中有人可能处在更加有益的地位,有人的市场占有率降落,我们企业的数目会减少。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在中国如此重要的市场一定会出现出基于中国本土的世界级的汽车企业。今天在讨论消费题目,我想在我们的流通领域、在我们汽车消费领域也一定会出现出世界级的企业来。这一点应当是没有甚么题目的。由于这是规律。我是谁我们不知道,但是这样一批企业的出现是必定的。
第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我国汽车产业赶超。中国事一个后发经济国家,我们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是一个跟随者的角色。比发达国家,比那些先进的企业我们是要落后一些,所以我们跟在人家后面。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我们在发展战略性信息产业,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中,这类情况正在改变。我们看到中国现在已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包括我们新能源汽车中的某些领域和发达国家、和那些先进的企业有可能不相上下,乃至在某些领域中间也是逐渐领先的。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现在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的新的亮点,中国在这个领域中间在几个技术点上我们是有上风的,但是竞争非常剧烈,发达国家最近一两年一些大的厂商他们进步的速度也相当快。我们前两年能够看得见的一点上风仿佛又在渐渐消失。怎样能够捉住这个机会使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利用我们已有的技术积累,利用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具有相当长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国的上风怎样能够有效的整合起来,在这一次新技术的竞争中,所谓实现弯道超车,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劲。这里面很多厂商也需要关注,一个新的技术终究要成功,关键是你还要有市场,只有具有产业化、市场化潜力的,能够做到市场化阵营的新技术,它才是有潜力的。所以这方面从中国来讲的话,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些题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低速的电动车,它用的是铅酸电池,技术上看起来落后一点,但是技术相对照较成熟,速度不一定很高,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小城镇,比如说老人出往买个菜,送孩子往上个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它在安全 { http://www.fWjia.COm本,资.料/来.源,于/范文.之.家 ) 、环保方面做出规定。
第四,我们要构建现代汽车,创造新的汽车消费文化。现在我们面临着资源和城市发展方面的挑战,这本质上是车与人、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在这类情况下我们如何对现有的政策和制度进行调剂和完善,构建使其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特点和现代汽车社会,积极提倡绿色低碳的汽车文化?比如说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堵车的题目现在十分严重。这个局面怎样解决,刚才说很多与会的佳宾堵在五环上,这是一个题目。它现在提出了题目,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个人觉得要解决这个题目跟我们现在讲的物联网、车联网对一系列IT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挑战。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势在必行。
第五,我们要加快走出往的步伐,我们已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但是要成为汽车强国,必须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目前世界上一大批新兴产业化进程正在崛起,对价格低、技术好的汽车有很大的需求量。中国的汽车产业在这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有一定的上风。最近埃及是一个热门,我们往年恰好在埃及进行过访问,在埃及访问期间发现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包括奇瑞、吉祥等等一些车相当多。听说在那个地方很受欢迎。在埃及不是说买不到国际上至公司的车,是由于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的收进水平跟我们这些汽车相适应。中国以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进产业化的进程,中国已构成的汽车生产能力,包括我们的流通的发展能力、我们消费方面的能力在第三世界、在一些新兴起的产业化国家里面市场非常大,我们不应当放弃这个市场。
刚才我讲了这五个方面的题目,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够掌控和处理好以上的关系,相信我国汽车产业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实现安稳较快的增长。相信在中国一定会构成世界级的大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我希看各位佳宾、各位朋友在今天的研讨会上能够各抒己见、相互交换、构成共叫,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建言献策。同时,也希看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在北京期间心情愉悦,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美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