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遗传育种研究室从美国引入的巴巴芦荟选出的栽培变异类型,幼苗期叶背面和叶面均有白色斑点,成株后白斑消失。上农大叶芦荟生长速度快,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芦荟种类繁多,品种间的形状和差异很大,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介绍的基本情况时已经谈及,并作了简单的介绍,读者可参阅有关章节的内容.这里,想较为详细地介绍几个具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
芦荟产业在发展进程中,优先发展适合于商业化栽培的优良芦荟品种,对推进芦荟产业发展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在数以百计的芦荟品种内,筛选优良品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研究.作为商业性栽培的优良芦荟品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有效成份含量高,使芦荟在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品的产出量.
第二,适应性强,便于扩大种植范围,发展集约化生产,降低成本.
第三、单位面积产量高,有利于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从国外芦荟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应用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主要有下面几个品种.
翠叶芦荟的发展
翠叶芦荟和蕃拉芦荟是同种异名,又称巴巴芦荟,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芦荟品种.它属于大型种芦荟.由于这种芦荟广泛分布在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岛和巴巴多斯岛,因此,也称它为库拉索芦荟.英语中的药用芦荟,也是指翠叶芦荟.此外,它还有“沙漠百合”和“真芦荟”之称.
生长良好的翠叶芦荟叶片肥厚多肉,翠绿色,叶子表现有蜡质的白色粉层,叶缘有尖齿.在幼苗期,叶面有白色斑纹,成株以后叶表的白色斑纹渐渐消失.叶片长成后约长50-80厘米,单项重量大,可达500-1000克.叶莲座着生,颈短缩.但是,经过多次采收片后,叶片着生部位会上升,下面开成茎段,倒伏于地,对地上叶片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经过多年采收后的芦荟,需要及时播种,以期获得稳定、优质、高效的鲜叶产量.翠叶芦荟早春开花,花黄色,不结籽,靠吸芽和侧枝分株进行繁殖.翠叶芦荟主要产于南美洲,市场上称之为“美国芦荟”.这种芦荟叶肉的胶汁特别丰富,适于用来提取原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