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一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读书,能使浮zào( )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zào( )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瘠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ǎi( )。
2.根据语境,为下面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涓涓清泉,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夜色旖旎,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碧如丝绦,是一道风景;大千世界,异彩纷呈。
A.东风裁柳 B.小荷初露 C.皓月当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 通过这次野外活动,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D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6分)
①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孟浩然在“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中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梅尧臣在“霜落熊生树,_______________”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
②从古至今,莲就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赞美。请把你在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中积累的咏莲的诗句写出来: , 。
5.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汽车产量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GDP(亿元) 183868 210871 246619 300000 335353
汽车(万辆) 571 728 888 934 1379
(1)你从上表中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在下面。(2分)
①
②
(2)看了上表,把你想说的话用简要的语言写在下面。(2分)
6. 名著导读。(3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以上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主人公 因为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衢州日报讯 12月28日,浙江氟硅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市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市领导赵一德、李剑飞、杜世源、赵建林、赵正良、罗卫红、陈建良等出席。
、研究院吴永明、研究院肖吉昌、博士郭勇等组成的院士专家团队共同亮相。
。氟硅研究院与院士专家团队签订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建林主持。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拔掉那颗蛀牙(13分)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8.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9.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10.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1.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12.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二)我们身边的辐射(12分)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 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3.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14.“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5.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16.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4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来源:学+科+网]
17.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18.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
②可以调素琴 调: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君子:
20.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
A.日子 B.白天 C.每天,一天天地 D.太阳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22.【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3.【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和《爱莲说》的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作文:(30分)
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
24、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期末卷参考答案
一、1、 躁 燥 采 2、B C A 3、C 4、略 5、略 6、略 7、我市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二、(一)
8、 (2分,意思对即可)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1分)。标题告诉人们“爱”才能使人健康快乐,“爱”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1分)。
9、(2分。每框1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10、(4分,每小题2分)
(1)(2分,意思对即可)
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
(2)(2分,意思对即可)
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11、(2分,意思对即可)
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12、(3分,意思对即可)
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2分)。
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1分)
(二)
13.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分,意思对即给分)
14.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
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分,意思对即给分)
15.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3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1分)
16.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
三、(一)(4分)
17.(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18.(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二)(13分)19、①品德高尚 ②弹奏 ③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0、C
21、①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 ②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22、诸葛庐 子云亭
23、(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1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1分。
示例一:我认为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示例二:要广交朋友,即使是最坏的人他身上也可能具有一点长处,我们应善于取长补短,但是在不良的环境中一定要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良好本色。
示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2017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二一、 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老子二章》)
2.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豁达情怀的诗句是:□□□□□□□,□□□□□□□。
6.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书上春莺争鸣,空中早燕衔泥,形象传神地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描绘出来的诗句是:□□□□□□□,□□□□□□□。
7.《次北固山下》中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8.《赤壁》一诗中用□□□□□□□,□□□□□□□曲折地反映他心中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和风流豪爽的胸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本文作者是 , 时期著名诗人。(2分)
10. 解释下列词(2分)
①要( )②咸( )③处处志之( )④寻( )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文中哪些地方反映桃源人与外人“间隔”?(2分)
12.“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叹惋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作者不仅描写了桃花源优美安宁,而且把它写得若有若无,亦真亦幻,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14.解释加点的词(1分)
①及其家穿井( )②国人道之( )
15.在这个故事中“国人道之”说明了怎样的大众心理?(2分)
16.宋君的处理方式在生活中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的自留地
①自留地,顾名思义,给自己留下的一片土地。在人民公社的时代,除了生产队公共的土地之外,也给每一户社员留下一小片的土地,叫“自留地”。
②我们家的自留地就在我们家附近,原本是别人的一片宅基地,那家人家宅基地面积超了,动地的时候,这片宅基地就属于我们了。我们暂时不盖房子,也没钱盖房子,也不需要盖房子,我们小兄弟三个,离成家还远着呢。不盖房子,这片土地不能种庄稼,牛转不过身来,只能种菜。于是这片自留地就成了我们家的菜园。
③菜园是要有园子的,园子是用篱笆围的,篱笆是用秫秸扎成的,留有门,一开一关,像我们一般人家的院子。筑篱笆主要是为了防止鸡进入,那时人饥饿,鸡比人还饥饿,鸡一饥饿就钻到菜地里,专啄菜芯,把个菜芯啄得秃秃的,这便让主人挨骂——“谁家的鸡爹鸡老爷,跑到我们家菜地里,叨你娘的什么芯子吗?”实际上主人也够冤的,人能管住,能管住鸡吗?鸡还好说,最可怕的是羊了,有时候园门稍有放松,羊就钻了进去,像个强盗,把好端端的一片菜给洗劫一空。菜就像菜农的孩子,是看着它如何孕育、发芽、生长的,现在被羊啃成那个样子,确实够心疼的,怪不得种菜的妇女往地上一瘫,双手扑地,“谁家的羊爹羊老爷,不管好,吃俺的菜,吃你娘的什么芯子吗?”
④我是我们家菜园的主人。那时候我只有十一二岁,就成了道道地地的菜农。冬天,所有的菜已经收获完了,留下干枯的茎和藤,我就用镰刀把它们全割了当柴烧去。菜地上覆了一层霜。我拿起刨锸把菜地刨了一遍,刨出一片崭新的土地,它翻过身来向蓝天做着深呼吸。这时候的土地是醒着的,一场冬雪来它就眠着,眠了一个冬天,养足了墒气,等来年春天孕育新的蔬菜生长。
⑤春天,我把土弄碎了,碎得像面粉一样。我辟出了菜畦。我把一粒粒菜籽洒向土里,然后又耙匀了。这是一层新土,我在上面盖了一层草毡。菜籽在土里浸泡着,先形成胚胎,再发出芽来,然后就长出苗来,草毡一掀开,就葱郁一片了。菜苗一天天叶子变大,在长高长壮,间了苗之后更加青绿,叶子仿佛变成黑的了。我从井里挑了水洒向菜畦,一瓢一瓢,唰唰,每一株菜都神清气爽起来。它们高兴,我也跟着高兴。我拔了一捆回家让母亲做菜去,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充满着自豪与得意。
⑥经营菜地就如同经营着一件作品。我每天早上把稀释的尿肥撒向蔬菜,蔬菜得了营养更加肥壮青翠。甚至我的一泡屎都不舍得拉进别人的田里。大便做成的肥料叫大粪,其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是最好的底肥。我把它掩在蔬菜的根部,是蔬菜生长的最大动力。
⑦至今我无法回想起在这里我种下的蔬菜的确切品种。我种下的蔬菜大概有十几种之多吧,有豆角、梅豆、辣椒、茄子、青菜、芫荽、萝卜、白菜、菠菜、南瓜、北瓜、丝瓜等。我知道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菜。我知道“头伏萝卜二伏菜”的口诀。我甚至知道什么菜好发芽,什么菜不好发芽,比如芫荽和菠菜,是最难发芽的了,包了一层硬硬的壳,种下十几天,扒开土一看,还是原样。但不管怎样,我都精心地经营着我们的这片自留地,看着豆角、梅豆、丝瓜顺着篱笆爬,甚至爬到高高的树上,看着我种下的架南瓜(架南瓜一般是要架起来长的,但不架也照样长)像小狗一样地满地蜷着,八月十五的时候全村人都摘了我的南瓜炸丸子去,我就异常地开心,心理获得最大的满足。
⑧烈日炎炎,南瓜和向日葵的叶子沮丧地耷拉着,我挑了两只小桶去井里打水。小桶漏出的水在土路上划出鲜明的曲线,打在土上冒出烟来。我把桶中的水浇向南瓜和向日葵的根部,它们立时就会精神起来,在黄昏的风中摇曳歌唱起来。我光着上身,顶着烈日,皮肤被灼得生疼,像被鞭子抽过一样,又油又黑,像被桐油涂过一样。我的每一滴汗在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来。这个时候,我明白我的血液已经和蔬菜融在一起了。
⑨这就是我的自留地。我耐心地经营它,像梳理着心爱的鸟的羽毛。它在我心中留存了几十年,成为我遥远的儿时的记忆。自那之后,我就没有了这样的自留地。这些年我穿行在城市里,忙东忙西,丢失了自己的脚步。我想我到底是在为什么而忙呢?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没有谁给我提供准确的答案。我就在想,我如果能够留给自己一片自留地,好好经营我的一方田园,一片天地,筑起我的篱笆,开垦我的菜畦,种植我的四季蔬菜,该有多好?
17.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①菜畦( )②胚胎( )③曲线( )④耷拉( )
18.作者回忆小时候对自留地的经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在自留地里都做了哪些工作(3分)
19. 作者将对自留地的经营用两个比喻句写了出来,请找出抄写在下面,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20. “我拔了一捆回家让母亲做菜去,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充满着自豪与得意。”“八月十五的时候全村人都摘了我的南瓜炸丸子去,我就异常地开心,心理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两处语句在刻画人物上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又怎样的作用?(3分)
21. “我拿起刨锸把菜地刨了一遍,刨出一片崭新的土地,它翻过身来向蓝天做着深呼吸。这时候的土地是醒着的,一场冬雪来它就眠着,眠了一个冬天,养足了墒气,等来年春天孕育新的蔬菜生长。”请从修辞手法、词语使用等角度入手分析此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2. 你是如何理解第⑧段划线句的含意的?(3分)
23.“自那之后,我就没有了这样的自留地。”“我就在想,我如果能够留给自己一片自留地,好好经营我的一方田园,一片天地,筑起我的篱笆,开垦我的菜畦,种植我的四季蔬菜,该有多好?”这两句中的“自留地”分别指什么?(3分)
24. “我光着上身,顶着烈日,皮肤被灼得生疼,像被鞭子抽过一样,又油又黑,像被桐油涂过一样。”此处可见经营菜园子要付出许多辛苦,结合最后一段分析,为什么作者还无比还念这段经历呢?(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摸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禽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狮,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世人指点到今疑。”
25.本文选自 ,作者是 。(1分)
26.诸葛亮能巧摆“空城计”的原因主要是利用了司马懿怎样的特点?(2分)
27.从这段情节中,我们能看出诸葛亮怎样的特点?(2分)
28.综合实践(10分)
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于2012年1月3日在长春胜利召开,冰雪,似幻似真;生命,自强不息;爱恋,历久弥新;梦想,穿越时空••••••作为本届冬运会的东道主,你将如何的向全国或全世界的朋友介绍长春,请他们到长春来,一起体会雪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共同演绎“梦幻冰雪,精彩吉林”的华美篇章。下面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介绍长春,字数120字左右。
29. 作文(50分)
(一)命题作文: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篑;再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材料作文: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火车票。可无论长途短途、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有个简单而管用的办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但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一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还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人安于现状。
乘车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不安于现状,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所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范围。
1.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2.家书抵万金。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陶渊明,东晋。
10.同“邀”,邀请。全,都。做标记。随即,不久。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嗟叹惋”。
12. 不矛盾。桃源人对来访的渔人热情款待,表现出桃源人纯朴、热情好客的一面;对渔人的叮嘱,则表现出桃源人厌恶战争,向往和平自由的一面,他们不希望自己再重新卷入纷乱的战争中去。
13. 表现了作者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当时无法实现又隐含着作者的一种惆怅。
14. 1.等到 2.说、讲
15.以讹传讹
16. 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
17. ①qí ②pēi ③qū ④dā (2分)
18.①解释自留地的含义和由来(1分)②点明标题(1分)③为下文叙述“我”经营菜地作铺垫。(1分)
19.耙地、浇水、施肥、割掉枯茎断藤、播种。(答出其中三种即可)(3分)
20.“经营菜地就如同经营着一件作品。”“我耐心地经营它,像梳理着心爱的鸟的羽毛。”把菜地比喻成作品和鸟的羽毛,生动亲切地写出了孩子对于菜地的喜爱珍惜,在这块菜地上倾注了一个孩子全部的爱和情感。(句子2分,分析2分)
21.心理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种菜有收获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是他热衷于经营菜园的原因。(2分)
22. 这句话抒写了“我”在烈日下为菜地浇水时的感受,表达了“我”对蔬菜发自内心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23.第一句“自留地”指当年的那个小菜园子;(2分)第二句“自留地”指必灵的栖息地。(2分)
24.围绕“成年后虽忙碌但是总感到虚无没有目标和方向。少年时代的这段经历虽然辛苦劳累但是充实,心理有满足感,成就感”回答。(4分)
25.《三国演义》罗贯中
26.猜忌、多疑的特点。
27.足智多谋,料事如神,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