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会的小额贷款改变了我的命运。”面对各地前来取经的几十名下岗职工,如今已是河南省郑州市某家政服务部总经理的王利讲起自己的创业故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05年,从郑州一家糖酒公司下岗后,王利参加了郑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举办的月嫂技能免费培训班。结业后,她不仅很快找到了就业岗位,而且通过工会提供的5万元创业帮扶小额贷款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定位。由她创办的家政服务部,目前已安置了300多名下岗工人,为郑州市近2000个家庭提供家政服务。
在河南,正有越来越多的困难职工像王利一样,通过工会的小额借(贷)款项目,不仅获得了自我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还通过创业带动更多困难职工就业,实现了职工自助和他助的有效结合。
小额借(贷)助力就业创业
对于那些想自己创业又苦于没有资金的河南省国企下岗职工来说,1998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不仅仅是因为国有企业提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措施,还有河南省总工会从这一年开始通过发放小额借款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一年,河南省总工会通过实施小额借款,帮助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的实践,开创了中国工会实施资金扶持职工创业的先河。
一份当年制定的《河南省工会小额借款实施办法》显示,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情况,省总工会不仅详细规定了借款对象、资金募集、借款期限以及还款要求等,还探索建立了个人借款式、“能人+下岗群体”借款式、优势企业与困难企业结帮扶对子借款式、扶持困难企业职工群体创业借款式等模式,既帮助困难职工个体创业,也帮助困难职工群体开展生产自救项目。
2002年,鉴于开展小额借款项目的良好基础,河南省总工会争取到“全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强中国工会能力建设——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国总工会与河南省政府、省总工会共同出资500多万元作为小额信贷担保金,以郑州、洛阳、焦作三个市为试点,对有能力、愿意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个体经济组织提供小额贷款资金支持。
2006年该项目到期关闭后,河南省总工会结合三个试点城市的经验,按照原有项目模式在全省开展小额担保借(贷)款业务延续至今。
“四结合”提升小额借(贷)质量
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再就业明星王海棠也是工会小额借(贷)款扶持的受益者。2005年从单位下岗后,王海棠在工会5万元小额贷款的扶持下,由一个小裁缝作坊起家,如今已是洛阳学苑服装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先后吸纳7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现已成为洛阳市总工会下岗职工创业、再就业安置基地。“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大批职工因下岗或失业离开企业。而部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职工,没有启动资金或资金不足成为其二次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石清柱说,“通过工会组织的创业培训实践发现,一个创业者一般可以带动5个职工实现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明显。”
为了提升小额借(贷)款质量和效益,让更多人像王海棠一样“先就业、再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省总工会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坚持创业与培训相结合。凡是申请小额贷款的,必须参加工会举办的创业培训,以帮助申请者一次创业成功。
——坚持小额借款和小额贷款相结合。一些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工会小额借款扶持成了小老板,在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时,当地工会通过工会小额贷款担保或协调银行给予贷款,贷款不足时再给予一定的小额借款。
——坚持工会担保与贴息贷款相结合。对不符合政府贷款条件但要求贷款的下岗特困职工,经过工会考察确实需要帮助的, 即由工会担保,在指定银行进行贷款,由工会贴息或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贴息。
——坚持整体帮扶与重点帮扶相结合。既面向全体下岗失业人员,又对帮扶重点对象优先考虑,即:符合国家再就业政策的优先、下岗失业人员优先、有创业经营能力的特困职工优先、工会创业基地和创业典型优先。
小额借(贷)工作成效显著
“15年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始终没有中断过。”河南省总工会负责人介绍说,为做好此项工作,全省各级工会都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严格的借还款、担保、岗前培训及资金管理制度。
在借款方式上,各级工会结合工会组织、困难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在摸索过程中不断改进,并把小额借(贷)款帮扶由省市两级工会扩展到县区和企业基层,让他们自筹资金开展帮扶活动,扩大小额借(贷)款的规模,让更多的人受益。
按照省总工会投入一批、市(县)工会配套一批的原则,截至2012年年底,省总工会本级投入小额借(贷)款资金总量达到1102万元,带动全省各级工会共投入3000万元左右;已累计为3万人次发放小额借(贷)款资金3.23亿元,其中为5604名农民工发放6749万元,为436名大学生发放541万元;资金回款率达到95%以上,其中小额贷款的回款率达到99%以上;80%以上的小额借(贷)款人实现了稳定创业或就业,帮助12.6万余名职工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来说,缺乏启动资金是实现二次创业最大的瓶颈。河南各级工会通过工会小额借(贷)款这一工作载体,辅之以担保和培训,为下岗职工提供了自我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实现了职工自助和他助的有效结合。15年的坚持,打造了工会促就业的响亮品牌。河南工会15年的经验表明,小额借(贷)款的撬动作用不可小视,扶上马、送一程,就会有困难职工的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