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山 市 2013 届 高 三 “七 校 联 考”
化 学 试 题
试卷分Ⅰ卷(选择题部分)和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所在学校和班级。
答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Cr52
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月饼中用小袋包装的生石灰来防止月饼氧化变质
B.可以用米汤来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而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D.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的健康均有害,应拒绝使用食品添加剂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H 3O++ CO32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 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D. 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SO4(熔融) = Na+HSO4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30g NO气体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C.标准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 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
B.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 OH= H2O + CO32
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 -
D.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 = Ba2++H2O+CO2↑
5.查处酒后驾驶所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上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 X+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另一电极反应式为:O2+4e +2H2O = 4OH
B.检测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
6.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使用正确的是( )
7
8.一定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g)+Y(g) 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X,同时消耗2n mol Z
B. 反应体系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C. 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D. Y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二周期元素随族序数的递增其最高化合价也递增 1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
2Y(g)+Z(g)中,生成物Z的
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n
p2 n
p1 n
p1 n
p2 000 A B C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浓度为0.1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C( H+ ) 和C ( OH)都会减小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
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p="">
C.将SO2通入一定量KOH溶液,所得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一定含KHSO3 D.用0.200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 的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恰好被完全中和
12.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1 的盐酸
③0.1molL-1 的氯化镁溶液④0.1molL-1 的硝酸银溶液中,其中Ag+浓度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NaHSO4溶液中: K+ NH4+ HCO3 NO3
B.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 NH4+ SO42 CH3COO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 Na+ NO3 SO42 CO32 D.NaNO3溶液中: Fe2+ H+ Cl I
1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58分)
15.(14分)W、X、Y、Z是元素周期表中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
(1)Y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第___族,Z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W、X、Y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W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__;化合物WY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下列数据: Fe(s)+? O2(g)=FeO(s) △H=-272.0 KJmol-1 4Z(s)+ 3O2(g)=2Z2O3(s) △H=-3351.4 KJmol-1
Z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6.(12分)(Na2Cr2O72H2O)俗称,在工业方面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①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主反应:4FeOCr2O3+8Na2CO3+7O
2
副反应:SiO2+Na2CO
3
试回答下列问题:
8Na2CrO4+2Fe2O3+8CO2 2NaAlO2+CO2↑ Na2SiO3+CO2↑、Al2O3+Na2CO
3
(2)“⑤”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请写出该平衡转化的离子方--(1)步骤②中采用水浸取,步骤③中调节pH呈弱酸性,其滤渣2主要成分为
程式:
(3)已知有较强的氧化性,一定条件下可将I氧化为I2 ,自身还原为Cr3+,写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依此原理实验室可通过以下方法测定(Na2Cr2O72H2O)样品的纯度:
称取样品2.5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2mol/LH2SO4溶液和足量碘化钾,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再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 ---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00mL,则所得产品中的重铬酸纳的纯度为 。(设Na2Cr2O72H2O的摩尔质量为298gmol -1,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
17.(16分)中学化学常见的有机化合物A(C6H6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能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和治疗心脏病药物的中间体F,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BAD的结构简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1).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写出X的结构简式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3). 写出反应类型 C→D ; E→F
(4).1mol C可以和________mol Br2反应。
(5).C→D的过程中可能有另一种产物C1,请写出C1与足量稀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W的同分异构体有下列性质:?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18.(16分) 在高一化学教材中,介绍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及水的反应: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Na2O2+2H2O=4NaOH+O2↑
然而,过氧化钠与其他非金属氧化物(如:NO、NO2等)的反应能否发生呢?为此,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步骤一:NO、NO2的制备
①本实验所用的NO由饱和硫酸亚铁溶液与浓硫酸和粉末状硝酸钾反应制备,在酸性环境中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NO,得到的NO的纯度约为98%;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NO2由硝酸铅受热分解得到:2Pb(NO3)2=2PbO+4NO2↑+O2↑
使生成的气体通过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佳方案)可以使NO2得以净化。
A.装有H2O的洗气瓶 B.置于冰水中的U形管(NO2沸点21℃)
C. 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装有Na2SO3溶液的洗气瓶
步骤二:操作(如下图,b、c为弹簧夹)
①先打开b关闭c ,通入 (从所给选项选出)5分钟;目的是
A.空气 B.O2 C.CO2 D.N2
②然后 ,再分别从a处通入NO或NO2 2分钟。
现象:当通入NO时,B中靠近A侧浅黄色固体变成黄色,气囊未见鼓起;
当通入NO2时,B中靠近A侧浅黄色固体变成白色,气囊也未见鼓起;
步骤三:产物检验
分别取出B中黄色固体或白色固体进行检验,得知两种固体均为盐。
结论:
请写出NO2
黄山市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非选择题 15.(14分)
(1) 二 ⅥA 2分 1S22S2P63S23P1 2分 (2) C
(3) 3:2 2分 2分 (4) 3H++Al(OH)3= Al3++3H2O 2分
(5) 2Al(s) +3FeO(s)=Al2O3 (s)+3Fe(s) △H=-859.7KJ/mol 2分 16.(12分)
⑴Al(OH)3 H2SiO3 2分
(2) 2CrO4 2- +2H+ Cr2O72 -+ H2O 2分 (3) Cr2O72 - + 6 I-+ 14 H+ = 3I2 + 2Cr3+ + 7H2O 3分 ①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2分 ② 95.36% 3分
17(16分) (1)醛基 (酚)羟基 2分 (2) 2分 5 2分
(3)加成反应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2分 (4)3 2分
(5)
3分
(6)9 3 分 18 (16分)
步骤一:①6FeSO4+2KNO3+4H2SO4(浓) = 3Fe2(SO)3+K2SO4+2NO↑+4H2O 3分 ②B 2分 步骤二:① D 2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2分
②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c 2分
步骤三:由上述实验可知NO、NO2均可直接与Na2O2反应 2分
Na2O2+2NO2 = 2NaNO3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