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应用该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根据成像规律总结出有关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 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
1、二倍焦距处是 分界点,一倍焦距处是 分界点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 像;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 像;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 像;
(4)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 像。
3、物距由大变小时,像 ,像距 。
四、【合作探究】
1、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和_______,(烛焰、光屏、透镜)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_ _ .
2、如果像成在光屏的偏上偏左的位置,在不移动蜡烛的情况下,应如何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3、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凸透镜的应用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五、【达标巩固】
1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
位置,只移动透镜,,那么应将凸透镜_______移动.(选填("向下"或"
向上")
2、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3、如果要使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
为 ( )
A.5cm B. 25cm C.15cm D.20cm
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
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 )
A.100mm以外 B.恰为50mm C.50mm以内 D.略大于50mm
5.如图所示是教学中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投影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
是 ( )
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
B.透明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文字的虚像
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