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面试对于广大考生来讲如临门一脚,决定你是否可以进入到选调生公职人员的体制之内,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考生备考应科学合理化,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考生分享全面备考面试的三个重要步骤,为广大考生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如果说选调生笔试的重点在于测查一个人的智商,那么选调生面试可以说是重点考察考生的情商,其测查的标准就是政法干警岗位所必备的素质。为了方便考生应对面试,中公选调生考试网根据面试侧重考察能力的不同,把面试的试题分为综合分析类、计划组织类、人际关系类、言语表达类、自我认知类等五种题型,这五种题型的具体答法虽不同,但究其实质可以归纳为三点,具体、有理、有序。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指的是考生在答题时,千万不能泛泛而谈,要具体化。
比如在自我认知类题型中,常见的一道面试题是“请你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一见此题,大部分考生定会心中窃喜,自我介绍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说一下自己的姓名和毕业院校吗,再不然就是炫耀一下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得了什么奖。三分钟的自我介绍,一分钟搞定,然后就是考官疑惑的眼神,“介绍完了?”“完了”。是真的完了,千万别以为答得越少越好。
面试的用意在于考官能够更深刻的了解考生,怎么了解,就是通过沟通。因此,你要把握面试的每一分钟,通过面试中的每一句话,尽可能的向考官传达他所要了解的信息,让他觉得你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
再回头看此题,要让自己的答案丰盈起来,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比如谈到自己组织能力超强时,可以详谈一下自己参加的某个项目,在项目中所担当的角色,在面临突发时,所采取的解决措施,这样既容易让考官清晰地看到你的能力,又不至于让他觉得你夸夸奇谈,不够真诚。此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问题,也能提高考官的兴趣,增强考官的注意力。
“言之有理”指的是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有论据支撑,且论据不能违背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绝不要认为自己的见解越新颖越好,愤青是不适合在面试中出现的。选调生工作人员绝不是什么意见分子,其素质要求第一点就是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够坚定。此外,也要注意,面试是为了选拔公职人员,你的身份是准公务员,你的立场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依法办事,在答题时切忌大众思维。比如在如何看待城管和小贩之间矛盾的问题上,要做到全面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情感倾向,偏袒某一方,大发牢骚。总之,就是要具备“政府思维力”,依法办事,顾全大局,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言之有序”指的是考生在答题时,根据人类思考习惯,有条理的、以符合语言规则的方式,清晰地作答,切忌逻辑混乱,想到哪,说到哪。
你要相信这泱泱大国是不缺优秀人才的,考官不都是有耐心的,没有人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你的观点是否精辟。你要做的就是干净利落,让考官不费力就能听明白你在说什么,即“言之有序”。
综上三点,专家是想让大家明白,选调生考试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其实是有规可循的。要想进入某个队伍,就必须先学会某个团队的语言,而掌握语言的捷径便是具备这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形成条件反射,好比我们学习外语一样,这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说七天养成一个习惯不是不可能的。
相关阅读:观点类综合分析解答技巧
最近,某艺术培训学校30名学生装扮成“僵尸”乘坐武汉地铁,不少乘客被吓得失声尖叫纷纷躲避,事后称这是在表演“行为艺术”。对此,有人觉得刺激好玩,有人认为即使行为艺术,也应注意场合和尺度。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型。但是这道综合分析与以往我们考生所了解的传统综合分析题型不同,它并不是给出一个社会现象直接问你怎么看,而是在给出社会现象后有给出别人对这一现象的不同声音。这类题我们一般把它归类为观点类综合分析。但是对于这一类题型广大考生在回答时感觉很矛盾,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观点。中公教育专家下面教你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解决,考生们最困惑的就是如何提出观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做。对于这种观点类问题,我们在提出观点时不用过多关注别人对于这一现象的观点,可以直接根据题干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去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受其他观点的影响。这样观点的提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您解答这一题目。
【参考答案】
对于这所艺术培训学校和这些假扮“僵尸”的学生而言,将地铁上的乘客吓得纷纷落荒而逃,似乎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因为这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法和精彩的演技。但是通过吓人、甚至在人心中留下阴影的简单粗暴方式来吸引眼球,为了搏出位而失去了起码的社会公德心,这种做法实在是害人害己。
学生们扮成“僵尸”乘坐地铁,这种想法和行为确实大胆,而且此事发生后,确实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且不论这种行为的动机是否单纯,幕后是否存在炒作的推手,单从结果上来说,这种做法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该被禁止。
首先,这种做法会直接给乘客带来不良影响。地铁上乘车人群复杂多样,当心理素质差的儿童、老人、女性等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见到逼真的“僵尸”时,轻则受到惊吓,重则可能突发心脏病或是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这种后果,即使事后告知大家这是行为艺术,恐怕也难以抚平内心的创伤。
其次,这种做法会直接影响到地铁行车的安全。地铁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此行为极易引发人群的骚动。由于地铁内空间狭小,在人们的四散逃跑的过程中,极易因情绪过激而发生大规模。一旦有人在地铁车厢内触动紧急报警装置,也可能会导致高速行使的列车紧急制动,给乘客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僵尸”出现在地铁的初衷本是让大家欣赏,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不但对这种行为艺术欣赏不来,并且深恶痛绝。作为培训学校,分享和展现自己的成果并没有错。但是不应以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所以,应该通过以下努力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首先,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行驶好自己的职责。对于一些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地铁等公共场所内应该通过广播、文字等形式进行提醒和警告,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应当及时制止,对于不听劝阻的,应及时向警方求助。
其次,媒体应当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媒体应当始终保持公正、客观、准确的立场,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应及时进行抨击,而不能被个别人利用,成为炒作和出名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