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市四套班子领导开展总结今年、筹划明年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本调研小组就全年经济社会运行的总体状况和显著特点、我市积极应对宏观调控采取的措施、当前全市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有哪些期盼和建议等课题进行了较为认真的调研。先后召开了3个座谈会,走访了4个不同区位的镇,听取了26位镇村、机关干部的意见,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面对各种困难和矛盾,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难中求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
1、经济运行量质并举。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经受了宏观政策变化、土地供应紧张、电力能源紧缺、资金供应减少等“四大考验”,在高平台上继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总收入15.05亿元,增幅分别为15.8%和15%。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43.2亿元,销售收入501.69亿元、利税28.3亿元、利润16.9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6.85%、71%、40.3%和16.93%。销售收入的增幅高于产值的增幅,这是我市今年以来工业经济高位健康运行的重要标志。全市工业建设项目1722个,计划总投资102亿元,均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完成工作量53.4亿元,列----六县(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在紧环境中难中求进,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有望超过去年,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亿元,占全年任务指标的84.1%,同比增长13.5%。到年底,预计可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13.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亿元,增长14.5%;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10亿元,增长30%。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5600元,比去年增加800元左右,增幅超过15%,为近6年来的最高峰。全市预计有40多个村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占总村数10%以上。总体看,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好于年初预期,经济效益好于历史同期。
2、城乡统筹整体推进。面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我市找准服从宏观调控与发挥自身优势的结合点,找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举措,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面启动了沿江公路的道口设置和接线建设,平海公路、九岛公路、苏318线----段、苏202线全部建成通车,洋兴公路、海二公路建设正抓紧进行。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拓宽用工渠道,跨省建立用工基地,加强职业培训,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今年全市提供就业岗位13645个,开发就业岗位1635个,完成城镇就业目标5412人。培训失业人员4990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在加强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把促进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作为实现统筹发展的关键举措,坚定不移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道路。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着力打造***地方。今年通过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