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驰险殇、朗科折戟、格兰仕受谤、特富龙遭疑对于部分中外企业而言,2004诚可谓\"多事之秋\"面对风波,有的企业谨言慎行、步步为营,有的企业处变不惊、应对果敢;当然,也有企业在危机来临时莫衷一是、进退失措……
其实,对那些素来以诚信自律的企业而言,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处置得宜,危机也可以是契机甚至有希望转化为胜机。2004年,那些曾一度处于漩涡中心的企业\"遇险\"的原因和情形虽千差万别,但他们管理危机时的方略和手法却值得探究作为曾亲历过中外企业多次危机处理过程的品牌营销顾问,笔者希望通过评点本年度商业企业危机管理的典型案例,来阐释企业危机事件管理的基本法则,并由此破解企业赖以笑傲风雨、捭阖市场的奥秘。
一、\"24小时\"法则
兵贵胜,不贵久企业应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如各方言论的搜集、基本立场的确认、\"官方\"声明的拟定等,相关资源亦应协调到位。
[案例:三鹿阜阳考验]
4月22日,安徽阜阳《颖州晚报》刊发文章,指为不合格产品。当时阜阳伪劣奶粉事件正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就在《颖州晚报》错误地把列入\"不合格产品\"的当天,三鹿集团副总经理便率工作组抵达安徽阜阳,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交涉双方很快就\"政府出面向三鹿道歉\"一事达成了共识。次日上午,阜阳市政府与三鹿集团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前者发布声明、诚恳致歉;后者则通报事实、澄清真相迅疾的反应让三鹿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从根源上\"扼杀\"了危机,还令后续的\"正名\"行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案例:郑州煤电股市跌停]
10月20日,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大平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此事与上市公司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无直接关系矿难责任方是公司大股东郑煤集团。但是受此影响,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放量下挫,盘中一度跌停。10.20矿难本是一起\"事故危机\",而非\"公共关系危机\",但作为上市公司的郑州煤电却因为反应迟缓而遭波及直至其股票连续跌停,有关方面才紧急发布通告:郑州煤电有三个煤矿和一个电厂,它们分别是超化煤矿、米村煤矿、告成煤矿和东风电厂。河南大平煤矿发生的矿难属于大股东郑煤集团,跟本公司没有关系。